• 【壯麗七十年 奮進“雙一流”】立德樹人 改革創新

    發布時間🫛🛼:2019-09-26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復旦貫徹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攻堅之年👶🏿。

    為更深入地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上海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好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決策部署,万达主頁陸續推出“壯麗七十年🙍🏻‍♂️,奮進‘雙一流’”系列報道,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傳承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奮進擔當、狠抓落實的有為之舉和簇新風貌,以優異成績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

    立德樹人  改革創新

    開啟中國特色世界頂尖的生命科學學院建設新征程

    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  陳浩明

    源遠流長👩🏽‍🍳🧄,蓽路襤褸,恪守科學初心

    生命科學學院由我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的談家楨先生創立於1986年🧿,是我國最早在大學中成立的生命科學學院,其前身為1923年郭任遠博士創立的心理學系,後升級為心理學院。1926年🥈,學院的子彬院落成👩🏼‍✈️,海外的蔡翹、唐鉞、李汝祺、孔憲武、劉清風🧢🙇🏻‍♀️、江上峰、董世魁等7位博士陸續加盟,加上郭任遠🗂,形成“一院八博士”的盛況。郭任遠培養出了復旦歷史上第一位研究生蔡樂生。同年心理學院擴為生物學科,下設生物系。

    1948年“中央研究院”遴選出首屆院士81名🤰🏼,其中生物組25名🦆,在我系工作和學習過的校友就有6位:蔡翹🍙🪰、童第周🙋🏿‍♀️、馮德培🏖、秉誌、錢崇澍、伍獻文。

    新中國成立後,生物系先後調出多位知名學者🌈,如錢崇澍、秉誌、伍獻文和曲仲湘等。1952年院系調整後🙋‍♀️,八位大師談家楨、盧於道🚶、吳定良、劉鹹、孫宗彭、焦啟源、張孟聞和王鳴歧齊聚復旦,俗稱“八仙過海”🐵,師資陣容強大。談家楨先生任調整後的首屆系主任🚴,他於1957年創立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1961又創立中國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1984年建成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奠定了復旦遺傳學發展的堅實基礎🙅🏽‍♀️。

    學院現有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工程🦣、現代人類學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上海市工業菌株工程技術中心、基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崇明東灘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等省部級平臺;7個系,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態學3個本科專業🚣🏻‍♂️,生物學和生態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遺傳學🧝🏽‍♂️、生態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物理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遺傳學科被列為教育部“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万达平台“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在歷次一級學科評估中,生物學🤹‍♂️、生態學學科均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近期🛩,生物學和生態學被國家列為万达“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取得好成績,最新QS排名中生命科學學科居國內高校第三。

    面對生命科學迅猛發展👨‍👨‍👧‍👧,我院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現有教授80余位,有傑青、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等領軍人才10余位,四青類人才30余位,師資隊伍水平和科研創新能級邁上新臺階🥡。為了加速學科融合創新🦠,我院積極推動成立表型組研究院、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代謝和整合生物學研究院等重要研究機構。

    回首學院九十三年的辦學歷史🤰🏿,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十年發展史,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為國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對標万达一流育人質量,一流學術成果和一流社會貢獻的發展目標,立德樹人👱🏻‍♀️,改革創新,開啟中國特色世界頂尖的生命科學學院建設新征程🎴。

    立德樹人💆🏿‍♀️,人才輩出❔,樹牢育人使命

    學院擁有國家理科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1991年)、國家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02年)🦵、國家級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5年)、國家級生物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和教育部“拔尖計劃”生物學科試點万达(2009)年等重要育人平臺。在全國人才基地建設的兩次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從劉祖洞教授、趙壽元教授,到喬守怡教授👨🏻‍🦯‍➡️,傳承發展,建成《遺傳學》國家級精品課程,喬守怡入選首屆國家教學名師,學院建成上海市精品課程6門。

    學院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學子,遍布全球。早期畢業的童第周、馮德培、陳世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學部委員😊,新中國成立後培養了14位兩院院士和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越來越多的學子成為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優秀學子6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論文“挑戰杯”特等獎和一等獎,7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論文榮譽稱號👨🏼‍🍳,2014年和2017年獲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金獎☢️🚮,2017年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6-2018年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6項👩‍🏫,2016年江熹霖獲“羅德學者”獎學金。此外✍️,學子在文體大賽中屢獲殊榮🚴‍♀️:2017年橋牌亞太錦標賽男子組金獎👨🏼‍🏭👊🏽、2017年全國大學生武術競標賽冠軍和2018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藝術表演類一等獎等。

    學生工作和思政工作也成績顯著。近五年,我院研工組連續5年獲評校優秀研工組,學工組3次獲評優秀學工組。2016年我院學工團隊獲評校“十佳文明”班組(全校唯一學工隊伍)👩🏻‍🦰,先後有7位輔導員獲評校“十佳輔導員”稱號,2018年本科生聯合黨支部獲評校優秀黨支部⟹,5個研究生黨支部建成校研究生“示範黨支部”,2015級本科生班和2015級碩士遺傳班都被評為校“五四紅旗團組織標兵”集體。

    學院認真落實“以本為本”的工作要求,實行全員導師製,積極推進“教學PI”改革,不斷完善“2+X”的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方案🌦,以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平臺為支撐,以遺傳學的優勢學科方向為特色🧙🏻‍♀️,以一流的科研為核心🧑🏽‍💼,以國際先進的辦學經驗為指南,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面向國家需求、科技前沿👵🏼,孵育一流科技成果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院面向國家需求、科技前沿,孵育一流科技成果🐦‍⬛。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下,建成世界一流的儀器共享平臺。學院高度重視生命科學前沿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工作,湧現了一批重要的創新學術成果🏄🏿‍♂️,錘煉培養了一批國家級領軍人才,提升了大項目科研團隊協同攻關重大科學問題和原始創新的能力🙍🏿‍♂️,支持推動人類表型組等新學科孕育成熟💆🏿‍♂️,著力培育以我為主牽頭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

    高度重視生命科學前沿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工作🗼,順應國家科技計劃發展形勢,組織承擔系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金力、唐惠儒👨🏻‍🏭🧑🏿‍🌾、楊繼、李繼喜、服部素之👨🏿‍🏭、趙冰等作為首席科學家牽頭承擔精準醫學、蛋白質組、生物安全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項🔮。近年來,學院的973/863/重大研究計劃/重點研發計劃的首席科學家累計13人次🤳🏻,新藥創製專項2項,傳染病重大專項17項🧧,轉基因重大專項17項🦐,科技支撐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2個,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8項📽😄,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8項,傑青項目6項🩱,優青項目7項和面上項目136項🎸;其它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400項。

    加強生命科學國際前沿領域交叉合作⚒,主動培育“人類表型組學”新學科,團結國內優勢團隊形成中國合力,凝聚國際優勢團隊營造中國影響🔔,鞏固在人類表型組學研究領域的領跑地位🗓🧑‍✈️。2018年10月由我校主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舉行,倡議成立了“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研究聯盟👨‍👦,金力院士、英國皇家醫學科學院傑裏米·尼科爾森院士✢、美國科學院羅伊·胡德院士擔任“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協作組”理事會的共同主席🏄🏼‍♂️。“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協作組”和“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的成立🔫,標誌著由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已得到多國科學家的認同和參與👩‍✈️。

    積極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國際組織和學術活動,學術貢獻獲得國際重大獎項表彰🦶🏼。2019年4月26日,金力榮獲由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頒發的卓越科學成就獎🌅♓️,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授予全球範圍內的一位最具卓越貢獻和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2015年、2007年金力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8年金力獲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薛京倫團隊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近年來學院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近五年發表SCI論文1475篇💙,其中30多篇發表在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JCI和Herpetology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期刊上💁‍♂️👩‍💻。

    立足上海🧕🏽,輻射全國,爭創一流社會貢獻

    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動謀劃承擔面向未來的重大科技攻關任務𓀕,支撐上海戰略新興產業和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建設😫。2017年11月🫸,金力教授牽頭負責的“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項目作為上海市級重大專項首批項目獲得立項;2018年,林鑫華教授與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邁可·萊維特牽頭承擔的“復雜體系多尺度精密成像與計算模擬”獲上海市腦與類腦市級重大專項支持🍲。此外🙌🏿,李育陽老師的基因工程幹擾素項目獲國家新藥證書,鄭兆鑫老師的口蹄疫疫苗獲獸藥新藥證書🧔🏼,學院與國藥集團等3家公司成立聯合研究中心🛖🕹,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積極倡導解決十九大提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難題💇🏼‍♀️𓀚。鐘揚同誌把生命最寶貴的時光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16年如一日紮根雪域高原,為西藏大學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現在,爭做“鐘揚式”好老師好黨員👨🏽‍💻,爭創“鐘揚式”好團隊活動蔚然成風。盧寶榮同誌入選“鐘揚式”好黨員,魯伯塤👨🏿‍🦲、吳燕華老師入選“鐘揚式”好老師,遺傳學教學團隊入選“鐘揚式”優秀教學團隊🤜👒。

    社會服務獲得系列榮譽,鐘揚👋🏼、李瑤、王紅艷等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吳燕華獲全國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和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呂紅和胡薇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余垚獲上海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和上海市教學能手稱號。

    立德樹人,改革創新🗻,學院正朝著中國特色世界頂尖的生命科學學院的宏偉目標邁進🚟。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万达娱乐 -(万达平台娱乐体验)马上注册,礼包免费送!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