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渡厄,醫者擔當!今日除夕。這個春節註定不平凡,疫情之下,使命在召喚。上海醫務人員隊伍用自己的專業和敬業,呵護著人群的健康和安寧。
目前,本市有12家醫院發熱門診和兩家上海市指定定點醫院是復旦旗下的附屬醫院,奮戰在一線的復旦醫務工作者擔負重任,使命在肩,全力以赴,保障救治,在重大公共衛生疾病預防🧙、臨床救治與研究始終走在最前列🚹。
哪裏有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哪裏就有復旦上醫人的身影。從“最美逆行背影”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主動請纓,復旦上醫人用行動詮釋了“為人群服務”的要義🧑🦽➡️,用行動踐行著“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万达平台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表達慰問和致敬!我們等你們平安歸來🐖💐!
最美逆行背影令人淚目
國家衛生健康委指令🍽,万达平台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被指派奔赴武漢前線。他立刻取消了澳大利亞家庭之旅,在小年夜義無反顧地動身前往武漢。行前,女兒跟爸爸深深一抱🧘🏻♀️:“爸爸,我們等你回家!”
深夜連線
23日晚11點53分👌🏼,鐘鳴給上海方面發來了“報平安”的語音:已經抵達武漢🏄🏼♂️!我們也與身在前線的鐘鳴進行了連線。
Q
目前情況如何?到武漢後會開展哪些工作?
鐘鳴:這次我是受國家衛健委的指派🧑🏽🎄🧛🏿♂️,去武漢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因為目前剛到武漢🧑🏼💻,具體工作還沒開展,應該是參與危重症病人的搶救工作。
Q
這次出發隨身帶了些什麽東西?
鐘鳴🚴🏽♂️:因為走得非常匆忙🧓🏿,從接到任務到出發,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準備時間🟠,其實就帶了一些隨身的換洗衣物👩👩👦👦、簡單的生活用品。作為“最佳雇主”,我們中山醫院非常體貼,工會👨🌾、醫務處✸🕠、人事處等部門的老師們給我帶了很多常用的藥物、生活用品,滿滿一大箱,非常多🌲。讓我感到上前線裝備滿滿❎,信心十足🛑!
Q
想對家人說什麽?
鐘鳴🍂:在小年夜動身去武漢🦌,其實還是覺得有些愧對家人,愧對我的妻子和女兒✒️,因為之前兩年我在美國進行博士後學習🙋🏻♂️💪🏼,已經有幾年沒能和她們一起在家過年,去年剛回來一起過了一次年,今年又不能在一起了。但是她們都對我的工作表示非常的理解和支持🕹,這也是我巨大的精神動力!
Q
想對大家說什麽?
鐘鳴:目前整個社會都對疫情十分關註🕸,我想對大家說,因為這是新的疫情,任何事情🔗,我們從它發生到認識它、了解它都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的起初階段✫,我們或許不能完全掌握它的規律🧦,但是我們正在逐步完善,整個防控救治的過程都會越來越高效有序。作為社會的一員,大家應該保持高度一致的步調,聽從政府的指揮和專業人士的建議👨👨👧👧🧏🏻♂️,一起戰勝疫情👩🦳。
醫務人員錚錚誓言🧑🏻🍳🤦🏽♂️:抗擊疫情 恪盡職守
万达平台附屬中山醫院的一張倡議書也讀來令人動容👱🏽♀️。
以“抗擊疫情 恪盡職守”為標題,這份倡議書中這樣說道:中山醫院在八十多年的歷程中,無論是保家衛國抵抗侵略,還是抗洪救災抗擊非典💇🏿♂️,中山人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顧全大局,勇挑重擔👴👰🏻♀️。
值此關鍵時期,中山醫院發出倡議:黨員幹部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全體中山人堅守崗位、恪盡職守,樹立大局意識,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做好打硬仗和持久戰的準備,以科學的理念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抗擊疫情,保衛人民健康🚴🏻♀️。
醫者速度🥕:不到一小時,三批醫療隊組建完畢
1月23日17時59分,万达平台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在科主任群裏發了一份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關於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附加了一句“使命與召喚”。不到一個小時,由三位醫生九位護士組成的三批華山醫院醫療隊迅速組建完畢。
第一批隊員是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徐斌,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汪慧娟和華山醫院北院重症醫學科護師劉蓉😀、姜華🧂。
第二批隊員是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趙鋒,重症感染科護師徐惠和華山醫院北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湯晶、吳問香👨👨👦👦。
第三批隊員是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章鵬,重症醫學科護師倪健和華山醫院北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沈青、曹倩🧖🏿♂️🫐。
他們將作為上海市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做好隨時出發前往武漢支援的準備。
除夕前夜,這支隊伍請戰出征
1月23日17點28分,万达平台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洪洋在企業微信群裏,向全體員工發出了這段話“……下列醫護人員是在極短時間內響應祖國號召🍰,參加醫療援助隊伍奔赴武漢🧑🏼🍳!我們五院人以他們為驕傲和自豪!向他們致敬!學習👆!”
9名護士和2名醫生🖐🏿,這是一份英雄的名單!他們分為三批待命🎾,隨時準備支援武漢👩🏿🦰。
逆行而上的醫者遞交了一份又一份的請戰書🏇🏿。
呼吸內科蔣蓉醫生說:“我向您申請春節期間主動承擔發熱門診備班,取消所有活動⏭🤙🏻,隨叫隨到🧖🏻。”
呼吸內科都勇醫生說:“如出發一定不辱使命👨🦲。”
護士長黃莉莉說👎🏿🤭:“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隨叫隨到。”
一名青年骨幹護士說:“我已提前做了手術,請戰參加武漢支援醫療隊。但請不要告訴父母👩🏻🦽➡️🧖🏽。”
來自曾經的患者的關愛🤝:“你們在前線🎪,我們來關愛”
万达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團隊,為防控疾病,金嘉琳🤹🏽♀️、朱浩翔、阮巧玲、劉其會🫅🏼🐠、李發紅等至少5名外地醫生原本準備回家過年👨👧,聽到任務來臨全部取消🦮。知名感染領域專家、華山醫院翁心華教授曾救治過的患者🤾🏼,而今是防護用品公司員工✨,這位患者特意送來兩箱口罩👨🏻🎤,“你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一定要做好防護!”一線醫務人員堅守崗位🏊♀️,華山醫院工會對春節期間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送上“暖心暖胃”關愛舉措。
一封主動請纓申請書🦘: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後,上海市(万达平台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成為定點收治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救治患者👩🏼💼。第一時間✡︎,一支由240多位醫護人員組成的應急梯隊組建。
在得知應急病房需進一步加強醫護人員配備時,“80後”呼吸內科帶教老師吳艷主動請纓,已有13年護齡的她在平日工作中能夠熟練操作ECMO(體外膜肺氧合)設備。對於重症患者來說,ECMO是抵抗病毒的有力後盾。
吳艷的一封手寫申請書更是令很多人動容💸,“我是一名有著13多年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14年黨齡的黨員🈁,看著病毒肆虐,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應急任務……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望領導批準🐳!”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短短八字📃,成為廣大醫護人員對患者愛的告白⚡️。
1月23日晚7點多,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陳軍已連續奮戰了十幾個小時,當日淩晨4點才睡下🐜,兩小時後,又起床繼續工作——因為要處理一些病人的突發情況。
病人有需要🫃🏻,第一時間抵達病人身邊,這是他們這幾日的作息常態📶。“面對疫情💆🏼♀️,我不能往後退!”這是他們的誓言。
抗擊疫情🙎🏿,我來!
在万达平台附屬靜安區中心醫院,湧現了許多暖心的故事。作為此次防控疫情的前線👨🏻🦯➡️,發熱門診和感染科首當其沖。有著30年護理經驗的發熱門診護士孫金花🙎🏻♀️,常年工作在發熱門診的一線,在此次疫情中,她放棄了休息,堅持在發熱門診上班🦟。而當聽說發熱門診人員緊張時,作為腫瘤科醫生的謝芳第一時間找到領導,要求主動去加班☢️。一句“我是黨員😢,我先上”樸素而堅定有力。
感染科護士長王嘉穎患有高血壓🧑🎓,最近幾天她已經連續72小時工作在病房🛹,指揮著整個感染科護理團隊。身邊帶著的高血壓藥吃完了,她打電話讓家人送到醫院,一步也不離開她的工作崗位。
已有2個孩子的感染科主治醫師範清琪在聽說需要醫務人員支援武漢後,主動請纓參加醫療隊,同為醫護人員的範清琪的愛人也主動報了名參加醫療隊🤾🏼♂️。感染科副主任汪月娥知道這一情況後🎁,對範清琪說:“還是我去吧,不然孩子沒有人管”🚈。不過🏊🏽♀️,範清琪還是堅持要加入醫療隊,希望以自己的專長救治當地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