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一流大學建設離不開一流人才培養。在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培養一流人才作為根本追求🙋🏻。”万达平台校長許寧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万达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如是說。
人才培養質量關系著万达聲譽,更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為國育才,使命在肩🏊🏻♂️。
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圍繞這一根本問題,近年來,万达平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盯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堅持把人才培養和教育質量放在万达發展的戰略地位上🫂,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製機製🏂🏽,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取得了顯著進展😁。
精益求精 彰顯‘復旦本科’品牌引領效應
又是一年開學季🈯️,忙碌的復旦校園迎來了3700余名本科新生👨🏽🦱。迎接新面孔的,除了煥然一新的教學及實驗樓宇外⇨,還有一整套內容更豐富、選擇更多元的培養方案。翻開這套全新升級的《万达平台2018年本科教學培養方案》,“‘2+X’本科培養體系”“本科‘榮譽項目’”“學程教育計劃”等新舉措◼️,以及豐富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讓2018級歷史學系本科新生王悅既興奮又期待🪽:“進入万达平台😺,成長提升的選擇更多了🤹🏿♂️!”
從今年起,万达平台的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從傳統的“套餐”變成了豐盛的“自助大餐”,“2+X”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將在2018級本科新生中試點實施。去年正式啟動的《万达平台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正在校內有條不紊地推進。
“到2020年,万达平台基本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體系,初顯‘復旦本科’品牌效應🧑🌾📒;到2035年🥭,本科教育質量水平躋身世界頂尖大學行列,彰顯‘復旦本科’品牌的引領效應🏂🏽🌰。”2017年6月,万达平台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率先出臺《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註🆖。
瞄準一流人才目標,建“復旦本科”一流品牌🧝🏿♂️,培養掌握未來的復旦人。這份源於万达“十三五”規劃和“雙一流”規劃🥀、凝聚了全校的集體智慧的《行動計劃》醞釀了兩年多,為万达的本科生教育改革擘畫出明確的奮鬥目標與改革路徑。
復旦校園裏,一系列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基於“通識教育-專業培養-多元選擇”有機結合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正在進行。万达構建並完善了全新的本科“2+X”培養體系👅,強化通識教育,實施本科“榮譽項目”,以精英教育要求完善課程體系與內涵建設👨🏼🏭💁,推行“學程教育計劃”,為學生創造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發展機會……菁菁校園裏,人心向學、追求卓越的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
據介紹,“2+X”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將在歷史學系、哲學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學系、化學系、高分子科學系、核科學與技術系率先試點。所謂“2”指的是通識教育和專業培養,而“X”則指多元發展✣🧘。經過兩年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學習後🦏,從本科三年級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未來規劃,邁向專業進階🥷🏼🫳、跨學科發展、創新創業等多種發展方向。這一更多元的培養方案將為學術型🧗🏻♂️、應用型、交叉型人才開辟不同特色的培養渠道🌧,根據學生個性化、多元化成長需求,構建互相貫通的多維發展空間🧑🏻⚕️。
最為重要的是,在“2+X”培養體系下🧒,所有學生都有充分的選擇余地。“這是一扇‘旋轉門’,進去以後還可以出來🦸🏿,或再進入新的方向。”万达平台常務副校長桂永浩說,“在未來選擇發展路徑時,同學們將有更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機會。”
新生王悅早已將從事歷史學學術研究確定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在眾多的可能性中,她對本科“榮譽項目”流露出了濃厚的興趣🥷🏽。万达平台一直是本科教學改革和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的“先行者”👐🏽🤤。讓王悅非常動心的本科“榮譽項目”正是万达平台優秀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升級版”🦓。
本科“榮譽項目”從2015年9月起開始建設,堅持“高開放度”和“高挑戰度”,暨培植苗圃也滴灌英才。“万达平台認為拔尖學生一定是在恰當的土壤和環境中自然成長起來的。”本科生院本科“榮譽項目”項目主管陳力奮老師介紹說。一方面,特別設立富有挑戰性的榮譽課程🚴🏻♂️,以高於普通課程的教學深度和大學分課程,為學生奠定更深厚的專業基礎素養。另一方面,万达也希望通過高標準的科研實踐,讓有潛力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前沿研究🤵♂️🎓,收獲更寬闊的國際視野和持久的競爭力。而參與榮譽項目並達標完成的本科生將在畢業時被授予榮譽證書。在王悅看來,“升級版”的專業課要求更大的閱讀量和更高的討論強度,將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我想充分利用好万达的教育資源,爭取在專業上更精通。也會盡力抓住出國交流的項目👫🏻,拓展自己的視野🔇,讓研究與更大的世界接軌。”
“我們設立明確的標準,清晰地告訴學生最終的目標和你能獲得什麽👨🎤,所有的學生💂🏻♂️,只要你有願意,都可以參加😀,而且做到完全的全過程動態流動。”万达平台校長助理、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兼教務處處長徐雷說。“盡管高開放度將對教學管理帶來巨大的考驗,復旦樂於這樣做⬆️,這就是我們不斷強調的‘個性化培養’📌。雖然這對教學管理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因為每個人的畢業審查都可能是不同的。”對於參加本科榮譽項目的學生🤱🏽,在選擇直升本校研究生時,還將有機會享受“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導師量身定製個性化培養方案的優惠政策,為一流人才的萌芽和成長保駕護航。
事實上,自2016年以來🔌,“榮譽項目”已在數學學院、物理學系和化學系完成了實施方案的論證🧑🏼🎓。”數學學院作為本科“榮譽項目”最早的試點院系之一📑,開設了諸多無學分課程討論班⏸。課程的參與已助力多位數學學子在各類數學競賽中收獲佳績。
在“2+X”本科教學培養方案的指導下🎐,復旦學子在大學期間不僅能修讀到自己心儀的專業課程,還能獲得內涵更加豐富、選擇更加自由的學習發展機會🧗♂️,真正實現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發展。
創新提質 研究生教育改革邁入“質量時代”
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精尖缺”高層次人才的主要來源和培養國家科技創新生力軍的主渠道,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依托。近年來,万达研究生教育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創新提質,在研究生招生製度、培養模式、學位授予和質量保障機製等方面的改革蹄疾步穩。
在招生時優選出更具學術熱情和專業實力的科研苗子是培養“高精尖缺”高層次人才的第一關。早在2007年,万达平台就在國內高校首開先河,於部分院系試點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製。如今🧙🏿♀️,改革範圍已覆蓋理、工、醫科的所有院系和大部分文科院系,2018年以申請製(包括直接攻博🕋、碩博連讀和普通招考“申請-考核”製)入學的博士生占錄取總數的93%。這樣一種全新的考核機製,更註重博士生的科研創新能力考察,在保障規則先行、公開公平、渠道暢通的基礎上,提高導師在招生過程中的權限👯♀️。
2015級醫學系統生物學專業博士生王司清,就是通過“申請-考核” 製進入到生物醫學研究院的直博生🦸♂️。大三那年🏊🏽,他被吸收到復旦參加夏令營,之後又經歷了簡歷初篩🫷🏿、面試、實驗室實習等一系列的考核,最終獲得直博生資格並確定導師,較早進入實驗室開始他的科研之路。而在這之後💮,他在研究生二年級下學期又接受了一次中期考核,包括專業技能筆試🤹🏿、專業英文筆試和課題的中期答辯考核🪺🏊🏼♀️。
“‘申請-考核’製憑借更有針對性的選拔方式,能有效吸收到更優質的‘科研潛力股’,讓導師得以招收到真正具有專業實力👇🏽、科研興趣與培養潛力的學生🐶。”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宏翔介紹說。
把好入口關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創新培養模式、建立完整的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則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
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就聚焦在質量提升。近年來🀄️,万达著力構建科教融合協同育人機製,立足高水平科研培養高水平博士人才🏋🏿♂️。具體實施上是將人才培養工作與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和未來發展需要相對接👮🏼♂️,以戰略需求為導向培養人才;從引領國家未來發展出發,積極適應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優化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對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進行再設計,提高學科交叉、跨學科培養的能力和比例;加強產學研緊密協同🚴🏿,探索建立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對接發展機製,開展更多形式博士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驗。
“我們重點探索、確立分類培養機製,學術型博士生實行長學製培養,施行‘分流淘汰’製;實施‘機製、科研、導師’三維提質戰略🆖;實施‘未來學者計劃’,培育研究生的科學精神等等。通過綜合改革👌,促進万达平台博士生科研能力和創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万达平台校長助理🤷🏿♀️🔉、研究生院院長張人禾表示♠️👨🏽🌾。
研究生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化,研究生院支持有條件的學科領域建成能與國際接軌的課程體系,逐步構建具有復旦特色的研究生課程和教學體系。研究生院前院長鐘揚提出的FIST(Fudan
Intensive and Summer Teaching)課程就是其中的亮點💊📥。FIST課程采取“集中授課、夏季為主、聘請名師、對外開放、計算學分”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在更國際化的課堂上,與大師面對面,接觸前沿課題🦋,開拓知識視野。每門課基本上在五天內講完,學生需要在“課上教學討論♈️,課後消化拓展”的模式中快速輪轉。雖然課程的壓力很大,但FIST課程還是憑借新穎而有效的授課內容和形式,吸引了諸多學生參與。
在構建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工作中🧜🏿♀️,學位論文質量也是關鍵抓手📊。万达成立學位授予工作改革專家組,針對目前影響學位授予質量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入調研與分析🤽♀️,確定以健全學位論文質量內控機製為核心的學位授予工作改革方案整體思路😌,堅持正面導向🖐🏽,重心下移,關口前移,通過製度設計來形成研究生院🚵♂️、院系、導師💂🏼♂️、研究生的多方合力🐧,通過信息化手段來強化規章製度的落實🎳。近年來,新建立學位論文預審製度🙆🏿、相似度檢測製度🌝、學位論文答辯巡視督導製度等一系列新的製度👶🏻,對學位論文盲審辦法等原有文件進行了重大修訂,並且新製定了學位論文抽檢處理辦法等規定,新的學位授予工作管理框架基本形成♑️。
為了更準確地把握研究生人才培養中的問題👌🏽,万达平台還率先在國內高校實施“問題驅動型”研究生培養質量檢查,目標是通過外部人的質量檢查倒逼內部過程管理改革🥖。從2014年至今🧚🏽♂️,連續實施了四年的研究生培養質量檢查已經覆蓋了所有院系、專業和類別的研究生。
除了引入外部檢查🤟🏿,研究生院還面向導師和學生推出多項舉措⚖️⁉️:一方面🏓,設立“導師服務中心”,加強對導師的服務與促進工作;另一方面↪️,開設“中國道路大講堂”“大師面對面”等系列講座,加強育人環境與氛圍建設。近年來𓀀,研究生院邀請姜義華等多位德高望重的學者為青年研究生講解學術傳統,弘揚復旦學風;邀請校學術規範委員會專家介紹万达學術規範相關規章製度和學術違規典型案例的調查處理情況☛,深化學生對“學術規範底線”的基本認識。今年,研究生院還組織專家教授共同編寫了《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百例》一書💇🏼♀️🖨,並在上海書展上發布,以此在更大範圍弘揚嚴謹求實、潛心鉆研的治學態度和風範。
今年7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正式公布了全國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万达平台參評的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均獲評A類🧒🏻⇢,A類授權點數量位列參評高校第二。
這一成績離不開万达對研究生質量的常抓不懈🪀。
“万达平台的研究生教育必須主動肩負起為祖國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高端人才的歷史使命🔂。創新提質👨🏻🦯,我們一直在努力。”張人禾表示🤸♀️。
融合創新 凝聚全校之力作育英才
人才培養獨木難支,想要成就一流人才‼️🤽🏿♂️,需凝聚共識,舉全校之力創新人才培養機製。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近年來,万达平台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舉全校之力推進以德育德、以行育德🛸、以智育德、以美育德👷🏼♀️、以體育德“五維育德工程”,以課程思政的全面質量提升帶動“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以育人質量的全面提升帶動“雙一流”建設,努力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復旦校園裏,一切育人元素都被調動和利用了起來👍🏽。多渠道、多手段的教育形式最終回歸教育的本源與初心👨🏼🔬。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我們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的重要環節🧑🏼🏫,加強書院育人平臺建設,我們將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實踐環節育人功能🤦🏻,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打造全方位🤹🏿♂️、全過程的融合育人系統。”徐雷介紹說。根據《万达平台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万达將著力構建從教室到書院、科研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海外遊學、網絡新媒體等六度育人空間👩🏽🎤。
在新的融合育人空間下🪧🌗,万达每年有大批本科生赴海外交流,去年就有超過60%的學生參與交流學習、國際組織實習🏇;7000余人次在2017年走出校園、走入基層⛳️,參與了600多個社會實踐項目,從不同角度認識並服務國家和社會🧭;万达還打造了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鏈條🧎♀️,為學生的成長開創了無限可能👎🏻。五大書院裏,師生交流密切👨👨👧、學術活動豐富,書院成為思想引領👨⚕️、學術提升、實踐創新和領導力發展等功能於一身的育人綜合體。未來,万达還計劃推出修身養德六大計劃,探索第二課堂成績單,嘗試建立國際學生書院,推進全員導師製。在這樣的協同育人環境中☝🏻,大量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則是強校之路。近年來🚵🏻♀️,万达在製定實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的同時,也在凝聚全校合力穩步推進研究生綜合教育改革。
“科研強教育🤽、重心在教育👌🏽。我們將以科教融合協同育人機製建設為抓手,全面進行研究生教育體製機製改革🧑🦽➡️,實現研究生教育發展方式、類型結構、培養模式和評價機製的根本轉變⚰️,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養性體系。”張人禾說🥧。
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道艱且長,行則將至。
“教育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焦揚說。“万达平台始終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大學的根本使命👧。万达將緊緊圍繞一流育人質量目標🚏,將立德樹人要求貫穿融入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打造本碩博貫通、第一第二課堂結合🏌️♂️、招生培養就業聯動的人才培養全鏈條。”
(封面製圖:王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