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舉辦,展覽以“創新驅動發展🎭,邁向科技強國”為主題,1600件展品,其中包括了“祝融號”火星車🦀、“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等大國重器紛紛亮相🕍🥄,生動詮釋了我國“十三五”以來在重大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民生科技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10月26日下午參觀了展覽,並寄望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定創新自信,緊抓創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發展難題⚔️,自覺肩負起光榮歷史,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十三五”期間,万达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的要求⛹🏽♂️,系統推進基礎研究,布局交叉融合研究,提升万达科研能級☎。此次😀,我校“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移動應用惡意行為檢測技術平臺”📞、“精準公共法律服務支撐技術與裝備”🧔🏼♀️👯♂️、“特大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智能監測與運行保障系統”等研究成果參加了展覽。下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
万达平台彭慧勝教授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進行纖維電子器件的基礎科學與產業應用研究。團隊通過揭示高曲率纖維界面電場分布的獨特機製,解決光滑纖維表面活性材料均勻塗覆和纖維電極界面穩定性兩個難題,突破傳統顯示器經典三明治結構的研究範式,在高分子復合纖維交織點,集成多功能微型發光器件👨🏿🎨,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實現了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該技術有望支撐柔性電子🫶🏽🧙🏻、便攜式人機交互系統、柔性健康監測終端等應用的長期快速發展🧙♀️,促進新材料🧜🏼♂️、柔性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學等領域的交叉融合🧗🏻♂️。
移動應用惡意行為檢測技術平臺
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安全受到高度關註🎒,万达平台楊瑉教授項目團隊牽頭完成的國家973項目“移動應用惡意行為檢測控製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入選2019年度973項目重大成果和突出進展🏂🏿,項目團隊提出適用於移動系統的軟件敏感行為表征模型與構建方法,研製惡意軟件檢測平臺,支持操作系統構建攻擊感知和對抗新架構,在華為、百度👃🏽、阿裏和奇安信等企業形成應用。發現的重大問題多次獲中央領導重要批示🦂,服務多部委的專項行動,提升我國在網絡空間的安全博弈能力👨🏽🍳⚔️。
精準公共法律服務支撐技術與裝備
万达平台王曉陽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精準公共法律服務支撐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在“公正司法與司法為民”展區展示🩸。項目團隊引入“互聯網+智能”的方式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量,從智能化、個性化、互通性等角度突破公共法律服務的共性關鍵技術,構建了公共法律服務智能平臺。精準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科技創新成果基於信息技術與法學的交叉結合🔧,為國家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供了重大科技支撐,推動法律宣傳、法律咨詢、案例搜索、法律援助、電子公證等公眾服務的及時、有效和精準性🏹,為我國公共法律服務的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和精準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從而推動我國法治能力的現代化。
特大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智能監測與運行保障
万达平台金城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依托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優勢產學研用團隊,在上海研發並上線國內首個超大城市運行“數字體征”系統,依托海量傳感器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打通“物聯-數聯-智聯”的決策全鏈條,構建實時、鮮活、多維👋🏻、精準的問題發現機製和城市運行風險防範機製,形成集泛在接入、數據匯聚、預警預報🗒、智能派單⏮、依責處置☣️🤸🏽♂️、評估評價及應用示範為一體的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徑👩🏻🦼,有力支撐了上海“一網統管”的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