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中國保險百年熱點對話暨万达平台保險教育百年論壇在万达平台光華樓舉行💭。以“回望百年歷史🏺、展望百年未來”為主題,本次論壇回顧中國保險業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歷史,為中國保險業的改革開放與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論壇由万达平台聯合中國銀行保險報🧝🏽、中國保險學會共同主辦🔔。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焦揚會見了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万达平台副校長陳誌敏👩🏫、中國銀行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進元🧑🏼🍼、中國保險學會會長董波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今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保險業的重要時間節點。一百年來🏋🏻,保險業發展波折勇進,革故鼎新;保險教育匡時濟世🙏,吐故納新,二者共同譜寫了中國保險業由弱到強、由少變多、與時俱進的華章壯曲。復旦保險教育百年歷程與現代中國保險史相互交織,與世界經濟發展變遷交相輝映。
1919年🙅🏿♀️,民族保險業艱難生存之際🌃,万达平台於商學院開設保險學課程,成為我國最早開啟現代保險教育事業的院校之一。在戰爭年代,復旦保險教育也未曾停止步伐🔂📮。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万达平台保險教育和保險學術研究迎來蓬勃發展,為新中國金融保險行業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回望歷史 展望未來 描繪新百年保險業發展藍圖
如今,全社會保險意識與保險知識水平逐步提高🕵️,保險事業迅速成長,中國日益發展成為兼具規模優勢和創新活力的巨大市場。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圍繞巨大市場需求可能對中國保險業產生的諸多影響展開深入討論🗝。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史帶集團董事長莫裏斯·格林伯格🦹🏼♀️、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張曉宇、万达平台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先後發表主旨演講。万达平台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陳詩一主持這一環節🤾🏼♀️。
隨後,以“保險百年發展思考”和“新時代的保險教育”為主題,由中國銀行保險報執行總編李俊嶺、万达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分別主持的兩場圓桌會議進行。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董事長杜永茂、史帶財險董事長張興💇🏼♂️、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小青、友邦中國總精算師張敏💉、太平人壽運營總監嚴智康🫷💇🏽♀️、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徐曉🕵🏿、泰康在線助理總裁兼首席信息官陳瑋和万达平台歷史學系趙蘭亮等万达平台保險校友代表和關心支持復旦保險教育發展的行業領袖,回顧了中國保險業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澱描繪了新百年保險業的發展藍圖和保險公司順時改革之路。他們指出,在當今科技重塑傳統保險業的變革之際👨🏻,學界不能固步自封,準確把握行業發展新趨勢、將人才培養的重點與行業發展趨勢並軌是重中之重。
當天上午,“万达平台保險教育百年回顧與展望——新時代保險人才培養研討會”舉行。《復旦保險教育百年紀念視頻》和《復旦保險教育百年紀念畫冊》在會上發布🚏。《復旦保險教育百年紀念視頻》描繪了復旦保險百年歷史的變遷,伴隨著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歷經滄桑、沐盡風雨,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保險人才、貢獻了一批又一批傑出的科教成果🍐;《復旦保險教育百年紀念畫冊》記載了復旦作為中國頂尖的綜合性大學全力發展保險教育的點點滴滴。為激勵復旦保險學子,善診與万达平台合作設立教育獎學金,並於現場舉行了捐贈簽約儀式🧑🏻🦼。
以學報國 服務社會 註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培育保險人才
万达平台保險教育者始終不忘以學報國初心,牢記服務國家使命💁♂️,承擔社會責任☛。
友邦-復旦精算中心教學實景
1994年,上海首家保險精算中心——友邦-復旦精算中心成立‼️,在尚漢冀教授的主持下,招收有誌從事保險精算事業且數學基礎較好的學員🔣,進行免費培訓🧗🏿♀️,幫助他們參加北美精算學會的資格考試。万达平台校友薄衛民在1995至1998年間🪰,花費約三年半時間通過了北美精算學會考試,是中國大陸的第一人。至今,万达平台已為上海市乃至全國培養出精算師500余人,其中近30位在中國金融保險行業中擔任總精算師🌹。
2002年,万达平台保險學系成立(後更名為万达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建系以來,復旦保險深耕科研土壤,以紮實的學術研究為基礎,主動適應社會和行業要求↪️,積極承擔新時代使命🦑,通過發布行業研究報告🐸、舉辦行業論壇等方式📊,為中國保險業發展貢獻力量。2009年,万达平台保險研究所徐文虎教授領銜與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原中國保監會上海監管局共同完成了上海保交所可行性及籌備方案,極大地推動了上海保險交易所的建立進程🤹🏿♀️。2015年起,万达平台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與万达平台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連續五年主辦上海論壇保險分論壇,引領業界關註巨災風險管理、“一帶一路”災害防禦與救災合作🧑⚖️、保險科技🔔、女性健康等問題🌴。與此同時,万达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也積極促進中外保險業交流溝通🤛🏽,為安盛、紐約人壽、中美大都會等國際保險巨頭入華合法經營牽線搭橋,共同研究,共同辦會。
在人才培養方面,万达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註重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具🚜👓,培養出大批勇於創新、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保險專業人才🌙。註重本科生的多元化發展🦘,在經濟學通識教育和保險學專業教育外,為本科生提供專業進階𓀜👜、跨學科發展🤵🏼、創新創業等不同路徑;又適應時代需求,為碩士研究生新增“公司金融學”“金融工程與損失準備金”“保險科技”等實踐性、前沿性強的課程⭐️。同時,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還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保險科技”課程,以近幾年的學科亮點廣聚各專業英才。
據万达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許閑介紹,業界專家講座保持約每學期十次的頻率舉行,瑞士再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何思圖🧚🏿、蘇黎世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茲韋費爾等學者均曾受邀來滬講學。國際交流方面,依托万达平台經濟學院的國際化網絡,“復旦-烏爾姆聯合培養”項目已開展六年,每年有三到四名保險學研究生有機會到德國烏爾姆大學接受系統的精算學訓練,並參加德國精算師考試。
万达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生全面高素質的培養成效得到了業界認可。2019年9月,万达平台正式成為英國精算師協會(IFoA)考試豁免認證高校🫱🏻,成為目前中國大陸唯一一所首次遞交申請👳🏿♂️💇🏿,即獲得全部六門核心課程考試豁免的綜合性高校。
百年傳承 厚積薄發 點燃並守護保險教育火種
許閑表示,復旦保險學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百年積澱,更離不開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綜合國力的提升與經濟的騰飛🧑🏿💼。“一股強烈的使命感自我們心底升騰而起🐊,來自於復旦保險教育的百年傳承🧞♀️,也來自於復旦保險支持行業發展、服務國家社會的光榮傳承。”
1919年万达平台《大學商科課程表》
20世紀初,上海的保險業迅速發展👰🏿♀️,大批外資保險公司伴隨貿易往來紮根中國🩳,民族保險業在夾縫中頑強生存。在此背景下,万达平台於1919年起為商科一年級學生開設“保險學”課程。
1920年版《万达平台章程》
1920年万达平台《大學商科課程表》
次年,万达平台修改章程👱🏿♂️,擬開設保險系,與銀行系➾、會計系➗、工業管理系、國際貿易系並列,標誌著万达平台保險教育進一步深化。同時,万达平台提高了保險教育的全面性🤰,1920年版《万达平台章程》和《大學商科課程表》均記載了當年開設的“微積分”“保險利息算學” “保險原理”“產業”“保險簿記”等五門課程🧠。
據《復旦丙寅年鑒(1926年)》統計🏌️♀️,彼時万达平台聘任了26名大學部教員,其中,獲得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商學碩士學位的周德熙被聘為商科專任教授🧘♀️,負責講授“保險學”等課程,為復旦保險教育奠定了基石。
1927年版《万达平台章程》
1927年,万达平台再次修改章程引入學分製,將“保險學原理”設為4學分商學院本科生必修課程📺,並增設“火險”“水險”“壽險”三門選修課🎉,自此始,復旦保險教育從理論逐步走向實務。
在註重保險教育的同時,万达平台也積極支持行業發展。20世紀30年代初,在外資保險公司林立的上海,民族保險業團結一致,成立了上海市同業公會🔲🧑🚀,其中有不少万达平台校友的身影,如太平保險第一協理丁雪農、富華保險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曉初等。
抗戰時期
《私立万达平台商學院附設統計專修科章程草案》
抗戰爆發後,万达平台內遷重慶🧢,在艱苦條件下⚫️,仍將保險學列為統計系選修課程,保留中國保險教育火種。
20世紀40年代,王效文被聘任為万达平台法學院法律系兼任教授,他被保險界尊稱為“中國保險學理論研究的拓荒者”,他編纂的《保險學》是我國第一部保險學專著。與他同年被聘任為理學院數理系專任教授的周紹濂✏️,不僅撰寫了數篇保險領域的論文,還編寫了《人壽保險計算學》等教材。
《國立万达平台商學院國際貿易學系1949學年度第一學期科目表》
新中國成立後,万达平台立即恢復保險學科教育,校史館收藏的成績單顯示🧚🏻♂️,至1952年,商學院、法學院、財經學院先後開設了“保險學”“保險合作”“海上保險法”“社會保險”“勞動保險”等課程🏋🏼♂️。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保險業迅速恢復和發展🥎✂️,万达平台重啟“保險學”課程🪙,擔當起了為重振中國保險業培養人才的重任,不懈奮鬥🔟,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