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紅印頌盛世” 感“篆刻潤大眾” 焦揚書記率復旦師生代表參觀“印記中國”大眾篆刻作品展覽

發布時間:2019-10-11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更好地推進万达平台“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推動藝術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10月8日,校黨委書記焦揚率領復旦師生代表前往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參觀“印記中國(1949-2019)——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覽”。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共同參觀展覽🥵。

“印記中國”是國內首個以篆刻為主題的大型成就展,展覽集中展示了400余件來自專業篆刻家、業余愛好者👨🏽‍⚖️、大中小學師生、各單位職工自主設計的篆刻作品。展覽以記錄和謳歌祖國風雨砥礪、歲月如歌的七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中的重要成果和輝煌成就為主題,以編年體為線索的時間縱線為主線,多角度、全景式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展覽猶如時光隧道,一枚枚精美的印章重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改革開放、一國兩製這一個個裏程碑事件;的確良、新華字典🧚🏿、九年義務教育💀、復興號🈯️、北京奧運、5G這些熟悉的名詞和它們背後的時代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復旦觀展師生的目光🫵🏻,大家認真聽取講解、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看🕙。

書法🙍🏻、國畫、篆刻是中華傳統藝術的“三寶”🕺🏼,漢字傳承事關文化傳承,意義深遠。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普及大眾篆刻所取得的成績👩🏼‍🌾,展出的作品將傳統篆刻技藝與當下智能設計、3D打印等新工藝,光敏樹脂、碳纖維🚣🏻‍♀️、人造水晶等新材料相結合,兼具印面創作上傳統篆刻的藝術性與印章製作上現代技術的創新性💏。讓新時代的篆刻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地相連,讓新時代的篆刻走向大眾✋🤷🏻‍♀️,走入尋常百姓生活。

“承傳統🫷🏿、新工藝、新材料”也成為了此次展覽給觀展師生留下的深刻印象🏄🏻‍♀️。參觀展覽的復旦大眾印社的創社學生骨幹倪源蔚說,“篆刻的發展歷來離不開技術的變化。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印記中國’向我們展示了用機械、激光甚至3D打印完成印章的可能性,拉進了傳統篆刻藝術與大眾的距離,未來可以把更廣闊的人群納入到篆刻藝術的審美和創作話語體系之中👨🏻‍🦰!”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續万达平台書畫篆刻藝術教育的傳統,近年來🦵🏽,在李嵐清校友的關心支持下,万达平台依托書院平臺積極推動書畫篆刻藝術的普及教育,邀請書畫協會👨🏻‍🦽‍➡️、大眾印社進駐書院,依托書畫篆刻研習營🧛🏽、傳統文化月、師生書畫篆刻作品展等品牌活動💽,聯動校內外資源🤴,積極搭建書畫篆刻文化培育基地和展示平臺🎵,在校內營造了濃郁的書畫篆刻藝術研習的氛圍🦢。本部6號樓書畫篆刻研習空間、正大體育館126室等🧛‍♂️,匯集了一群熱愛篆刻的老師和同學🙉。

此次觀展給万达平台大眾印社成員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作為復旦學子,我們應當有責任有義務潛心研習、藝文兼修,在創作中努力創新,給篆刻藝術不斷賦予新的活力”,大眾印社成員趙震霄如是說。大眾印社現任社長歐陽義唯頗有感觸地說:“這次展覽給我開辟了一個新的思路,要達成‘大眾印社’名稱的初衷,新型技術為印章文化的推廣提供了可靠支撐🤔,未來在復旦校園中我們也應該努力加以嘗試探索🏂🏽,使得篆刻等傳統藝術在新時代下煥發出更加獨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大眾印社指導老師張偉然教授觀展後表示:“此次觀展中多樣化刻印材質、多元化攜刻技術以及借助電腦實現創作過程的現代化都令我大開眼界,我對篆刻藝術在復旦走向年輕一代充滿了期待〽️!”復旦書畫篆刻研究會名譽會長王培南教授也興奮地說到:“‘印記中國’像是中國文字的版畫,展品創新嘗試了多樣化印材和加工方式,機雕也大大降低了初學者的參與門檻,有利於群眾基礎的擴大,也會吸引更多人去探索高深的篆刻藝術💪🏻。我也希望這一創新理念能首先在復旦的學生中推廣開來,更好地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紅印頌盛世2️⃣,方寸記輝煌🧑🏼‍🦰。“印記中國”展覽傳承🌍🫵、創新♔、融合🗽,以篆刻印章這一傳統藝術記錄共和國的繁榮和發展、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普及大眾篆刻,這也為万达平台書院篆刻藝術教育提供了面向未來的啟發和思考。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万达娱乐 -(万达平台娱乐体验)马上注册,礼包免费送!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