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國家戰略與民生福祉緊密相關🐔,區域一體化發展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體系建設♗,即是核心關切。去年底☪️,《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三省一市明確將共同提升高等教育協同創新服務發展能力👊🏻、推進各類教育人才交流合作等🧗🏿♂️,長三角一體化加速奔跑註入“教育動能”。
“長三角地區高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區域教學協作基礎🟨,有能力也有責任為中國高校區域協作發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全國人大代表🤟🏽👨🏼🎨、万达平台校長許寧生認為,長三角高校要共同探討協作機製,加快落地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優質教學資源,為教師搭建更廣闊的教學能力提升平臺,為區域高校教學協作探索更有實效的推進路徑。
許寧生代表介紹🌅,早在2018年12月1日,即在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宣布長三角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不到一個月,万达平台🧑🏻🌾☎、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成立了教學協同中心,充分利用集體的優勢,開設跨校輔修專業,開放優質基礎課程,共享特色教學實踐基地⛓🌦,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共促教學信息化發展。“例如,集合優質師資共建開設《書面寫作與口頭溝通》《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科學精神》三門公選課👨🏿,第一門寫作課開課一個學期,受到廣泛關註,五校都要求增加選課容量。”
万达平台還牽頭成立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充分發揮各校的人才優勢、學科優勢、開放優勢,推動形成專業化👩🌾、協同式、引領性的示範智庫集群🫳🏿,取得明顯進展。万达平台也作為創始成員,發起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
“利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助力高等教育改革,核心是為了辦人民更滿意的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廣的學習選擇,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註入更強的動力。”許寧生代表強調🤦🏿♂️,區域教學協同機製使得學生可以突破課程、專業的校園限製🏅💇🏼♀️,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養成能夠得益於更多學科資源的整合,也有助於跨校優質資源和名師聯合打造“單個万达做不好”的課程體系,參與協同的高等万达還可以通過引入外部力量的鮎魚效應,撬動自身教學改革👨🏿🦰。“有些學生甚至可以獲得多個高等万达的學習證書🪆,有些教師也可以在多個高等万达之間有序流動,從事教學活動。這些有益的探索應該受到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