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須眉,致敬復旦的她們!

發布時間:2021-03-08

她白衣執甲、在武漢保衛戰第一線與新冠病毒進行了殊死較量;

她投身脫貧攻堅,在科技扶貧、產業扶貧、鄉村振興中獻智獻力🏎;

她勇於揭榜掛帥、服務國家“卡脖子”技術攻關;

她以人才發展切身感悟,奉獻人才工作雙肩挑;

她帶領婦委會走基層🧑🏽‍🔬、訪專家💜、聽意見,致力改善女性所需所盼;

她是資政啟民的衛生專家;

她是探索前沿的海歸人才;

她是誌願服務的優秀代表🀄️👨‍👩‍👧‍👧,紅色基因傳承的忠實傳人……

除了這些“她”🌂,還有更多的她們👨‍❤️‍💋‍👨!她們為人民城市的建設,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焦揚今天走訪慰問了這些女性

3月8日上午,第111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黨委書記焦揚向全校婦女同胞致以節日問候和美好祝願👩🏼‍🦱,並走訪慰問了江灣校區信息學院院長遲楠、計算機學院副書記張玥傑和邯鄲校區的國合處處長盧麗安等教師和管理人員🧘🏿‍♀️。

焦揚說,今天走訪慰問的➰,有的是万达唯一院長、書記都是女性的團隊;有的是業務、行政“雙肩挑”的幹部👩‍🦲;還有的團隊🤶🏽,女性同胞特別多🚴‍♀️。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復旦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獨特作用🔭,看到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看到了“穆桂英掛帥”的豪邁🚯,看到了在為國創新、強國奮鬥、建設人民城市的進程中,復旦女性的責任與擔當。在勇擔重任的同時,復旦女性同胞個人也獲得了職業成長和人生收獲。

聽完遲楠對6G技術和院系發展情況的介紹♐️,焦揚說🧜‍♂️:“這麽多年輕人在這裏為國攻關↔️,為國成才,為國報效,為國貢獻,在為國家解決‘卡脖子’攻關難題時,同時自己也獲得好的成長。我們是‘後勤部長’🙌🏻,你們缺什麽,提出來。”

張玥傑是計算機學院分管教師工作的副書記,她兼任紀委書記🧊、工青婦等工作🤸🏽‍♂️。同時,她從事教學科研🧱,帶領跨媒體信息處理研究團隊♑️🧘🏽,以構建準確、高效🛺🙅🏿、可擴展的跨媒體信息處理算法為目標,取得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她還堅持給本科生上課✏️。焦揚特別詢問了張玥傑,“作為‘雙肩挑’幹部,忙不忙?有什麽困難,我們來解決。”

國合處有19名女同誌,是万达女教師占比很高的部門🎽。在盧麗安帶領下,承擔著全校外事工作⛹🏻,配合万达“雙一流”建設,推進對外開放轉型升級,也是推進万达平台布達佩斯校區建設的主力軍。焦揚囑托大家積極營造尊重、關心、支持婦女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好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更好地承擔起融入國際潮流的重任🎓👩🏽‍🎤。

焦揚:復旦女性要把個人夢想融入“立德樹人建新功”和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3月5日下午👻,万达平台舉行了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1周年座談會,優秀女教師🫷🏽、女學生歡聚暢談。校黨委書記焦揚出席並講話,黨委副書記尹冬梅出席並主持會議☕️。

焦揚向全校廣大婦女同胞致以節日的誠摯問候和美好祝願,向全校婦女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婦女事業的各級黨組織和男同胞們表示衷心感謝。她說,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万达各方面成績都凝結著復旦女性的聰明才智、勤奮汗水🍁,真正貢獻了“半邊天”力量。復旦前行征程的每一步,都有婦女同胞奮鬥的足跡🧜🏿;復旦女性的成長與進步🚴🏿‍♂️,始終與國家發展和万达建設緊密相連。新征程催人奮進、新發展呼喚擔當🌮,廣大復旦女性要自覺把個人夢想融入立德樹人建新功、融入民族復興偉業,把本職崗位作為奮鬥和奉獻的舞臺,努力創造“巾幗不讓須眉”的新業績🚂。

焦揚希望復旦女性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懷有火熱赤誠的愛黨愛國家之心🙇🏻‍♂️,緊扣實現偉大復興這一當代中國婦女運動的時代主題⚽️,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堅持追求卓越,始終懷有奉獻擔當的愛校愛事業之心,傾我全力👨‍🦽‍➡️🛵、立德樹人,以我所學🧛🏽‍♀️、服務國家📒⚓️,盡我所能、服務人民,以心換心、服務師生;弘揚清風正氣🧓,始終懷有積極向上的愛家愛生活之心,發揮好婦女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兩個獨特作用🧑🏻‍💻🥤,讓女性特有的才情雅致浸潤生活🤧、引領風尚,以良好家風帶動社會新風,弘揚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一起建設美好的家園、校園。

焦揚強調,万达各級婦女組織是黨引領、聯系、服務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也是廣大復旦女性的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要強化政治引領、主動服務大局、突出關心關愛👱🏻‍♀️,幫助女教職工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困難,把關懷和溫暖送到大家心中👬🏼。

李聖青

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教授,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領隊

去年此時,武漢光谷重症ICU病房,央視記者采訪李聖青:“請您談談作為一名女性參加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的感想”。她脫口而出:“此時此刻,請不要把我看做一名女性🤚🏻,請把我看做一名呼吸危重症救治專家,每天都在和死神搶病人!”

李聖青介紹,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的215名隊員中有190位女性隊員🅰️。她們出征前為了感控安全紛紛剪短了自己的滿頭秀發;第一天進病房救治患者的21名沖鋒敢死隊中有16名女隊員🦴;給第一位危重患者插管上呼吸機的4名隊員中有2名女隊員🚀;給第一位危重患者上ECMO的8名隊員中有6名女隊員;病房中每天都可見到身高不及氧氣瓶的護士妹妹們推著氧氣瓶在走廊飛奔著去搶救患者;16名火線入黨的隊員中有9名女隊員🫃🏽,其中5名是90後女隊員✤🐇。

在與新冠肺炎病毒搏鬥的戰場上🔰,李聖青率領華山戰隊奮戰52天👌🏽,圓滿完成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ICU的支援任務🙇🏿‍♀️,創下了數個“首例”的記錄。孫春蘭副總理兩次稱贊華山醫院不負盛名🚣🏻‍♀️。

呂紅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科技扶貧🌨,創立C9水果酒品牌

“我只會吃醬菜🧘🏿‍♂️👨🏻‍🦳,不會做醬菜。”第一次接觸到復旦與阿慶嫂共建醬菜研發基地這一項目時,呂紅說。

然而📎👱‍♀️,當她2018年到雲南永平實地考察時⚾️,沿途試吃了當地的水果🦹🏽‍♂️,她當時就有一個感受🧖🏿‍♂️,就是用蔬菜做原料發酵產生的醬菜是五塊錢一斤👨🏿,而要用當地的水果做原料來發酵,產生的酵素就是500元一斤0️⃣🤌。醬菜基地的負責人一聽,特別高興。一年後🖐🏼🥫,七🐤、八月🗽,在呂紅的帶領下🤔🛀🏻,團隊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在實驗室篩選出149株菌,做了30多個條件的摸索👳🏿‍♀️,最後確定用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發酵100%鮮榨蘋果汁🙍🏽,釀造出來的蘋果酒好喝,馬上建立了生產工藝🪭🐞,並創立了C9品牌🧣。

“我們希望將“致精至卓”的理念帶給當地企業,追求產品的高品質🛻、使企業在技術和理念上都能提高,助力企業振興🧑🏽‍🦲、鄉村振興🍕。”呂紅說🧜🏿‍♀️。

在扶貧攻堅階段,呂紅及其科研團隊為万达平台對口幫扶的雲南永平量身定做開發了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發酵蘋果酒技術🧝🏿‍♀️,並建立C9品牌🧙🏼‍♀️,聯合當地食品公司☦️,在雲南永平建立了當地第一條現代化生產小試示範線。

曾璇

微電子系教授,致力解決集成電路卡脖子問題

去年7月30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帶隊訪問万达平台,曾璇的匯報發言主題是“基於人工智能的集成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進展。那些在海思落地實施的工作,獲得海思首席執行官何庭波等頻頻點頭與認可。

曾璇說:“非常高興在謝先生創辦的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了主任🙁。我們只有不斷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才能不辜負老一輩科學家對我們的期待。這些年,我們一直紮根在國家最大集成電路EDA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從微電子的實際科學問題抽象出相關的數學理論問題,進行原創性研究🔩,在國家最大企業開展應用,堅持不懈一代又一代⏪👳‍♂️,十年磨一劍🥵,才把基礎理論變成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堅實提升。”

為了解決集成電路卡脖子問題,曾璇領導開發了基於人工智能的模擬集成電路的自動化設計工具🫥,實現了從“人工密集型”到“機器密集型”的跨越。

俞燕蕾

材料科學系教授、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讓液晶隨光起舞”

“讓液晶隨光起舞🤷🏽‍♂️。”俞燕蕾用一個很感性的題目🍞,來作為座談會的主題。因為她做的材料🦨,很大的特點是在光照下可以形變。

“材料👨🏻‍🦱、化學👩🏼‍✈️、生物🍤🚣🏼‍♀️、環境四大‘天坑’🤵🏿,我占了兩個‘坑’——材料和化學。但科研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很苦,相反我覺得很快樂🤙。科研包括教學🦹🏼‍♀️,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情,你應該享受這個過程。”

從事光響應智能高分子研究二十年,材料科學系教授俞燕蕾教授帶領團隊自主創新🙇🏼‍♂️,研製出一系列高性能的光致形變液晶高分子,特別是在光控微流體器件的構築材料與驅動機製方面取得突破,開創了全新的光控微流體技術。俞燕蕾說🚊:“其實帶團隊也好,做科研也好🙎🏻,就跟工匠去雕琢你手裏的作品是非常像的,你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因此你會享受學生的成長進步和科研成果在你手中升華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術上的工匠精神🗞。”俞燕蕾還兼任万达平台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她認為做科研和帶行政團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需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張嘉漪

腦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點亮盲人之光

“大事面前輕松做、困難裏面智慧做、瓶頸期內冷靜做。”張嘉漪的課題組聚焦嚴重的致盲疾病,建立並發展了納米線人工光感受器技術,能恢復盲小鼠和有視覺缺陷的獼猴的視覺🦨。

張嘉漪帶領團隊與万达平台材料和臨床團隊合作🤵‍♀️,開展視覺和腦損傷後修復的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張嘉漪說,他們的第一篇視覺修復研究論文發表時,來自意大利、印度等國的盲人家屬,通過郵件和她聯系👰🏿‍♀️,希望他們的技術能早日在臨床得到驗證🙋‍♀️,同時也應邀加入了中國RP病人組織“RP之光”📶。這,讓她深切體會到了病人群體對自己工作進展的期待。“未來👨🏻‍🎨,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目標🛵,希望通過努力,能部分解決盲人生活自理的問題🏊🏼。”

史慧靜

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婦幼與兒少衛生教研室主任,培養高層次婦幼與兒少衛生人才

“我們始終以改善婦女和兒童健康為宗旨,致力於婦女👨‍🦼、兒童和青少年衛生保健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實踐政策轉化🚚,學科水平在全國同領域始終屬於第一梯隊🛣。”史慧靜說🙅🏻‍♂️。

自2016年開始,史慧靜所在的婦幼與兒少衛生教研室團隊搭建了上海市親子隊列平臺和孕前隊列平臺,聚焦母嬰健康、母親安全🕸👳🏻‍♀️、婦幼政策等問題,針對兒童青少年肥胖、近視和心理問題等重點問題,開展了近30項重要科研課題的研究。他們還先後開展0-3歲托育服務、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健康万达建設等多個議題的決策咨詢研究🚅,尤其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他們積極開展了嬰幼兒照護相關的系列研究,參與了國家托育相關文件的製定工作🛵。

在人才培養方面🦮,2016年史慧靜團隊以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跨學科知識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婦幼與兒少衛生人才”為目標✈️,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婦兒健康學科研究生培養的“七大能力要素”🛠,並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需求為導向的婦幼與兒少衛生人才培養” 模式。

董雅華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校婦委會主任、做好新時代的婦女工作

“幾位奮戰在教學、科研🕡、醫療工作一線的復旦優秀女性代表的發言,分享了她們奮鬥的心路歷程,她們執著的事業追求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動和感染。她們是復旦女性這個群體當中的一個縮影👨🏽‍🚀,事實上我們万达就是有這麽多優秀的女性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踏踏實實,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智慧𓀋。她們是我們復旦最可愛的人⏳,值得被尊敬,被關愛,被發揚,被激發更大的能量。”

董雅華說,婦女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新時代的婦女工作應當成為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婦委會今後將繼續加強思想引領,構築好復旦女性的“精神家園”;竭誠管理服務💙,建設成復旦女性心目中的“婦女之家”;主動合力育人,關愛女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守護她們的“心靈世界”🐿;加強培訓學習,提高婦女幹部自身素質🎒,培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的婦女幹部🤯。

張君慧

外文學院2018級俄文系本科生🕺🏿,“語疫”線上多語翻譯誌願服務隊隊員⛹🏼‍♂️,星譯翻譯隊隊員

入學伊始,張君慧便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加入了國旗護衛隊,連續兩年承擔校慶升旗任務,被同學們稱為“戰鬥系少女”。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席卷而來▫️,在得知學院黨委成立“語疫”線上多語翻譯誌願服務隊時,張君慧第一時間報名。面對來自不同國家的病患🧚🏼‍♂️,團隊梳理醫院疑似病例問診要點、社區走訪調查會話清單,並翻譯、製作醫院版和社區版的《預診預判多語種口袋書》👮‍♂️,為上海CDC提供公文翻譯🚴🏿‍♀️,並24小時輪崗值班,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翻譯支持。

張君慧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報名參加了黨支部新成立的星譯翻譯隊🤽‍♀️,與同誌們一起為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提供講解詞的多語種翻譯🌐,在學思踐悟中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

秦艷暉

藥劑學系2020級碩士研究生🛕,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隊員

藥學院藥劑學系的秦艷暉也是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的一員。對這位理工科的女生來說,把陳望道先生生平事跡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學好🎪、講好,起初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能讓聽眾更好的理解,她嘗試在學習中為大家講述自己心中的望老。她說:“這就像在分享一位熟識的長輩的故事🎬。”

這位溫聲細語的講解員,也是鏗鏘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宣講者,習慣用自己平易近人的話語讓聽眾產生共情。她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復旦的過去和現在,榜樣的聲音和行動,都在感召著我不斷增強對黨的認同感🐻,挖掘女性自身優勢🎗,開展富有女性特色的建功立業活動,立誌成長為一名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星火隊員,一位服務社會、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女性🎼👨🏽‍🎨。”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地址🎤:万达平台科學樓312室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