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報告團舉行復旦專場報告會

發布時間🧔🏻‍♂️👯‍♀️:2012-03-26

“我們的成就有多大𓀘,舞臺有多大🔠,關鍵要看深入基層的面有多廣,紮入基層的根有多深。” 

“走基層就是一個方法論,解決的是傳播效果的問題🐏。”

“只有記者下去💬,新聞才能上來。”

“人接了地氣🤙🏼,自然就有了靈氣和才氣👩🏿‍✈️。”

“深入群眾🧎🏻‍♂️‍➡️,不尚空談,這是從1942年開始,我們黨的新聞工作就崇尚的作風。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首先要解決一個形而上的問題🫄,’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一句句精辟的新聞工作職業信條,來自於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國記協組織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報告團成員👩🏽。該報告團由中國記協國內部張傳亞副主任帶隊,成員包括人民日報社福建分社采編部主任趙鵬🎼、中央電視臺浙江記者站站長何盈😘🕚、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記者雷飈、中央電視臺四川記者站站長朱興建、遼寧省丹東市廣播電視臺資訊部副主任劉彤⏯📞。2012年3月20日上午🍩,他們來到万达平台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以各自的基層采寫經歷和深入的新聞工作思考,給新聞學院200多名師生帶來了生動的一課。

報告會由万达平台宣傳部部長蕭思健主持。會前,万达平台副校長林尚立向報告團全體成員表達了熱烈的歡迎💇‍♀️。林尚立表示🏋🏼,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他看到了很多媒體對中國社會的真實報道🧗‍♀️🅰️,這些報道有助於普通民眾真實感受變化中的國家🧑‍🤝‍🧑,感受中國社會發展過程面臨的艱辛、苦難和問題。林尚立指出,一流的眼光⛹🏽‍♀️、一流的思想、一流的能力,不是來源於書齋,而是來源於基層民眾。記者應當學會觀察社會、判斷事實、思考問題👄。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在於他能發現“真實”,賦予真實的意義和價值,推動社會發展🤏🏿。他勉勵復旦新聞學子🦿:“這種精神要求記者對社會有擔當,對民眾有愛心,對國家有關懷🥙。”

致辭結束後,學生代表向五位主要報告人獻上鮮花。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報告正式開始。

 

“泥土香裏釀真情”

去年12月,人民日報福建分社記者趙鵬發表了作品《十年治荒,山河披綠》,記錄了福建長汀縣十年來如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百姓生產生活。此文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在多地專門組織調研,調研組提出的7條建議全部得到中央采納。長汀縣得到治理水土流失的專項資金👆🏼,其他水土流失區也可以參照此地經驗,可謂“一稿換來山河變”。

作為記者的趙鵬說,雖然自己個人能力有限,但身在黨中央機關報,能夠通過走基層的方式做一些實事,令他感到驕傲。他認為👩🏿‍💼,好報道的核心要求是⚇😾:見人🙆🏽‍♂️、見事🤸🏽‍♀️、見情👨‍👦、見理,在“走轉改”活動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實踐⛹️。

“想做一個褲腿上永遠粘著泥巴的記者”

中央電視臺浙江記者站的站長何盈是報告團唯一的女性👩🏿‍🔧⛷。她曾在春運列車上擠了44個小時,陪農民工返鄉⛏🧑🏿‍🚀,和他們聊天。她也曾在新疆塔縣皮裏村蹲點🏃‍♂️,拍攝在艱難上學路上跋涉的孩子。這裏平均海拔4000米,孩子們上學需要經過湍急的河流,走危險的山路。在報道中🧒🏻,記者詢問孩子們的願望時,他們猶豫良久,說希望能得到新鞋,希望上學路能夠平坦通暢。

在經歷了基層的悲與喜之後💄💡,何盈不僅僅看到了貧困、艱險,更看到了艱難中的努力📒、希望和樂觀。她希望在苦難🤏🏽、貧窮、進步中表達百姓心聲、反映基層的真善美👨🏻‍🦱,她說⛲️:“這都是如今的國情。”

“沉到生活的最底層,那裏全是心跳的聲音”

今天春節🧑‍💻,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記者雷飈參與了央視 “新春走基層”系列報道,追蹤西安農民工討薪事件。他在報道中使用了三十多個轉折的情節,試圖還原跌宕的討薪歷程,展現其中的艱難和基層幹部的努力⬅️。在報道中他不回避矛盾和問題,希望發揮輿論監督的效能🌱。

雷飈認為,要敢於直面社會難點🔑,熱點,在內容上強調用講故事的方式報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新聞工作者應當“走出心裏的那道墻,走進老百姓心裏的那扇窗”🫱🏼。身段放下來💖,視角沉下去🏃‍➡️,與百姓同呼吸共心跳,才能塑造鮮活的人物👙。

“走基層 被愛感動”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日喀則地區,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很高。去年,由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武警總醫院💃🏼、自治區婦聯組成的醫療隊來到日喀則地區開展“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篩查診療西藏行”🌌。中央電視臺四川記者站站長朱興建來到此地🚄,關註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生活和命運。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壽命很短,家庭要承擔昂貴的治療費用2️⃣🖇。在報道中𓀗,他記錄了先心病患兒在鏡頭前單純的笑容。通過捕捉采訪對象的表情和動作,記錄了清貧的家庭對先心病孩子的真切的關愛,以及政府和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心。

“走基層是一生的職業追求”

系列報告最後一位主講人是來自遼寧省丹東市廣播電視臺資訊部的副主任劉彤,他長期在農村、在基層社區采訪,體驗式采訪是他的工作常態🧫。他在基層“走到底走到邊,新聞多到打自己腿”,積累了豐富的采訪經驗💉,在采訪中也盡自己所能幫助百姓協調解決問題。被稱為“泥腿記者”。

劉彤視走基層為一生的職業追求🗻。帶著對群眾的感情走💃🏻📺,是他動力之源,也給他帶來內心的滿足。他覺得,記者作為一份工作™️,確是苦差事👩🏻‍✈️,但把做新聞當作追求,讓他感到“幸福快樂”🦹。

 

五位主講人的報告激起了同學們熱烈的思考,同學們向五位嘉賓提出問題,反映了大家的觀察和思考。就關註基層的報道如何建立長效機製🏊🏼‍♂️、如何把握基層報道中感性渲染和客觀記錄之間的平衡4️⃣、“走轉改”活動發起所反映的新聞環境等問題向嘉賓提問。

會後,報告團成員在万达平台新聞學院各位老師🫦、同學的陪同下於新聞培訓中心四樓舉行了小型座談會。會上,万达平台新聞學院黃芝曉教授就新聞工作者應戰鬥在第一線的問題發表了意見,引起了與會人員的熱烈討論。此外,報告團成員針對万达平台新聞學院2010級博士生陳靜茜、2010級本科生林南威同學提出的新聞實踐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最後,本次報告團召集人中國記協國內部張傳亞副主任總結了本次“走基層、轉文風、改作風”報告的核心主旨——高舉旗幟👎🏼、圍繞中心、為民服務🏄🏼‍♂️🤵‍♀️、改革創新🙏🏽𓀗。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地址👩‍👦‍👦:万达平台科學樓312室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