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11月24日上下午🧑🎨🏃♂️➡️,我校“大走訪大調研”第三組分別舉行了人文類資深教師和青年教師座談會🏃🏻♂️➡️。校黨委副書記劉建中,副校長陸昉、林尚立🤜🏻,以及部分職能部處負責人參加調研🤹🏽♂️。
來自哲學學院📶、外文學院😄、歷史系🧑⚖️🐎、文博系、史地所🍂、文史研究院🧞♀️、中文系、古籍所、出土文獻和古文字研究中心等人文科學領域的近二十位資深教師和青年教師代表分別出席了座談會。調研組深入了解我校人文科學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一線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聽取他們對万达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與會教師們反映了我校人文科學領域各學科在學科建設🖕🏻🚢、評估機製🙅🏿、隊伍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資源分配及民生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少教師們認為,人文學科的教學和科研管理要避免“一刀切”和理工科式的管理模式,希望遵循人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特別是在科研的數量和周期等方面☂️,不宜使用過分量化的、刻板的標準來衡量。他們呼籲万达立足文科的長遠發展🙃,建立更為合理的、穩定的文科學術評估機製🧔🏿。在學科建設方面🧑🏽🦰🚎,一些教師認為,人文科學特別註重師承關系和文脈的延續👨👨👦👦,我校的一些專業🦅,例如語言學就有著很好的中國本土語言學的傳統,建議万达鼓勵優秀的博士生留校加入師資隊伍,將好的學術傳統發揚光大。在隊伍建設方面⛹🏽♀️🧑🏽⚕️,一些教師認為一些專業方向要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完善師資結構🕑,避免出現斷層。一些教師認為,對於教學和科研雙肩挑的教師,万达要進一步理順兩者的關系,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和科研環境。
在學生培養方面,一些教師認為,人文類的課程要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要留出空間🧖🏿♂️,更多地鼓勵學生閱讀和思考📱。在研究生培養方面,一些教師認為應製定嚴格的標準,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術規範,同時建立以質量為主的新的教學🙆🏼♂️、評估體系,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一些教師建議在資源分配上,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更廣泛地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一些教師還談到了跨學科交流♓️、留學生培養以及住房、教職工子女入學等民生問題。
座談會上,林尚立表示,建立合理的人文科學評估機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復旦人文學科的發展要符合人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要有自己的主體性、自律性和創造性,要夯實基礎,以質量為核心,做出“真學問”,創造真正的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