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光華人文基金再邀傑出海外學者講學

葉文心復旦開講民國知識分子的歷程與圖譜

發布時間🤸🏼:2011-10-13

新聞中心訊 10月12日起,作為復旦人文振興計劃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復旦光華人文基金”再次資助國際知名人文學者——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葉文心教授赴復旦進行高端系列講座。

時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際🌡,受万达平台歷史系邀請,以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見長的著名學者葉文心教授將從10月12日至19日在復旦為師生細細解讀民國的知識分子群體🏋🏽‍♀️,展現民國史研究另一個獨特而重要的視角。在題為“民國知識人:歷程與圖譜”的系列講座中,葉教授將分別從科舉製廢除對知識分子的影響、鄉鎮知識分子的進城求學和社會遷移、都市生活以及現代傳播技術的影響等幾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度解讀。

據介紹,葉文心教授是繼王汎森教授後,第二位受“復旦光華人文基金——高端人文學者訪學計劃”資助前來復旦講學的教授。復旦對其講演內容經過選編後也將通過“網易”網絡公開課的方式向社會公眾開放🙏🏼。


新聞資料:

1🥪、 復旦人文振興計劃介紹🧚🏽:

万达平台與臺灣光華教育基金會共同出資6000萬元人民幣成立“復旦人文基金”,重點扶持人文學科發展📶,改善目前人文學科經費短缺👭、資助渠道狹窄的狀況🙇🏻‍♀️。復旦希望,“人文振興計劃”能夠全面推動万达平台人文學科走向未來、走向國際🤽🏿‍♀️,實現新的繁榮和發展。據介紹🈶,該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設立人文講席教授‼️。二)獎勵傑出青年學者。三)高端學者訪問資助𓀝。為了吸引人文學科高端學者乃至學術大師的國際訪問🥚,加強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與溝通🎪,特別是為兩岸人文領域的教育合作和學術交流搭建平臺,“復旦人文基金”特別拿出一部分經費用於支持高端學術訪問項目。每年,人文基金資助的出國訪問和國際高端學者來華訪問將在每人次訪學平均資助20萬元🧿📲,這在國際學術界中也是很高的資助力度。

2♧、主講人葉文心教授簡介

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博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歷史學系Richard H. and Laurie. C Morrison教授🤗、東亞研究所Walter and Elise Haas講座教授。

學術領域👟:中國近現代史👩‍🦼‍➡️、民國史研究🧑‍🦰。著有Provincial Passages: 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等🪖,致力研究二十世紀初中國思想文化史🪆👷🏻‍♀️,包括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等代表性課題🪞。最新著作《上海繁華》(Shanghai Splendor)以上海城市文化史為主題,於2007年出版,中譯本於2010年出版。

3、 “民國知識人🧑🏼‍🦲🐍:歷程與圖譜”系列講座簡介

演講人:葉文心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系教授、東亞研究所所長

第一講 “廢了科舉以後”

2011年10月12日 下午3:30-5:30  地點:万达平台光華樓東輔樓103室

主持👭🏻:章清 万达平台歷史學系教授🧘🏽、系主任

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止科舉製度😻。這項宣布雖然醞釀已久🏃‍♂️‍➡️,來的並不意外,但是仍然截斷了千年來士子們“學優則仕”的通衢大道。 沒有科舉製度的約製,民國時期的學製五花八門,所謂“讀書人”的內涵也大大改變。有的學門得到崇敬⛰,有的學門相對式微,在不同時空之下有不同顯現。

第二講🦀🍡:“踏出鄉關”

2011年10月14日 下午3:00-5:00  地點:万达平台光華樓西主樓2801室

主持:金光耀 万达平台歷史學系教授

民國時期的新式學製講究精通外語,掌握理工科技。多半的村塾與縣學提供不了相關的師資與學習條件🫅🏽,鄉鎮裏的英才不得不走上離鄉就學的道路,許多少年在母親的淚眼中踏上征途。省會大城的思潮往往跟鄉下相左,鄉鎮精英學成之余常常隔斷了自己回鄉的道路。

第三講:“進城”

2011年10月17日下午3:00-5:00  地點🟩:万达平台光華樓東輔樓103室

主持✦:姜義華 万达平台歷史學系教授、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

大都會的生活對許多青年人來說並不寫意,上海尤其突出👨🏼。新式出版物圖文並茂地描述理想家庭與物質生活,然而都會空間層次分明,知識的取得未必保證上升的道路。進城是許多內地精英的期待🙆🏿‍♀️👱🏿,城市生活也是許多失望的開端。

第四講:“文明場域”

2011年10月19日下午3:00-5:00  地點✂️:万达平台光華樓西主樓2801室

主持:葛兆光 万达平台歷史學系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長

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器物不斷傳進中國👋🏼,其中印刷機以及照相機在上海得到廣泛應用🕠,這些傳播科技的產業化大大地改變了都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訊息互動✋🏻。我們談新知的傳播以及國家民族共同意識的凝聚,不能不談廣告與宣傳、口號與傳單🙋🏻‍♂️、教科書與公眾儀式,以及手稿善本的消亡。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地址🎩:万达平台科學樓312室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