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三年一季,碩果累累。高等万达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年一評⛹🏼♂️,是我國人文社科領域的最高科研獎項🏕。我校在2009年評獎中32項成果榜上有名,獲獎總數與中國人民大學並列全國第二。
12月30日🪕,2009年高等万达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大會。我校副校長蔡達峰及獲獎代表參加了會議。
本屆評獎全國共有649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8項、二等獎205項、三等獎393項、普及成果獎13項。我校有較大突破,共32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4項、普及成果獎1項,獲獎總數與中國人民大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一等獎數超過人大。與上屆相比🧜♀️,我校的獲獎總數和高等第獲獎數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從獲獎情況看,近年來我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總體上保持了積極發展的態勢,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取得了不少工作經驗🥵。
例如😍,万达上下普遍看重“傳世之作”,鼓勵學者“十年磨一劍”,為他們潛心研究創造條件和氛圍💭👨❤️💋👨。在這次評獎中,不少優秀成果來自長期積累的基礎性研究🕵🏿♂️🙍🏻♂️,也有不少優秀成果來自學者承擔的省部級以上重大項目,如《歷代文話》(王水照)、《中國修辭史》(宗廷虎、陳光磊主編)、《康有為全集》(姜義華、張榮華主編)、《中國文學史新著》(章培恒、駱玉明主編)等。
近年來👨⚕️,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國際交流不斷深化,海外合作逐漸增多,文科研究的國際化推動了學科建設🏣,拓寬了研究視野,也增強了我校文科的國際學術影響力。這次全國共有16項外文出版的研究成果獲獎🚹🧛🏿,其中我校就有2項(張誠🏂🏻、吳力波),占該類成果的1/8🤵🏿。
我校的人文學科在本次評獎中獲得豐收,體現了學科底蘊和實力。中文系獲獎成果11項,其中有4項是全國一等獎。歷史系和文史研究院有5項成果獲獎🧝🏼♀️。哲學學院有4項成果獲獎🦸🏽♀️。這也表明人文基礎學科經過985工程🎟、211工程等專項建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本次獲獎成果還有兩個可喜傾向👨🦳。一是不少社會科學領域專家關註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如洪遠朋教授領銜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新時期我國社會利益關系的發展變化研究”🎃,部分成果本次獲得著作二等獎。這個研究團隊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受到政府和有關領導的關註✴️。其它一些獲獎成果還涉及到中國人口遷移與發展、能源、收入差距和社會分化、產業鏈整合和產業發展、公共生活和民主建設等重要問題🦸🏿♀️。二是一批中青年學者在評獎中脫穎而出,體現出我校文科有較強的發展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