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2009年10月30日,聯合國基金會董事會一行訪問我校🚣🏼♀️,並在光華樓與我校300余名學子就“聯合國與全球挑戰”的主題進行座談👨🏻🦳。
校長楊玉良出席座談並致辭💚。此行來訪人員包括聯合國基金會董事會主席👨👧、CNN創始人、聯合國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特德•特納,聯合國基金會主席蒂莫西•沃思,孟加拉國經濟學家👆🏻、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哈佛大學歷史學系經濟史教授艾瑪•羅斯柴爾德🧑🏿🦰🔹,聯合國基金會中國董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袁明,中美關系專家、我校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倪世雄等。
活動現場,聽眾就各自關心的國際問題與嘉賓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氣氛活躍👩🏽🎤。而六位嘉賓在回答現場提問的過程中🛴🤳🏽,時而語重心長🌤,時而旁征博引,時而幽默風趣👨🏽⚕️😹,引起了與會者的普遍共鳴和陣陣會心的笑聲。
論壇結束後,蒂莫西•沃西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沃西先生身材高大、說話條理清晰🏘。沃西先生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的互動情況:“觀眾們的提問質量很高🚣🏽,這從嘉賓們的熱烈反應上可以看出。現場提出的一個問題竟然引得多位專家們爭相回答,實屬難得。”
在論壇所涉及的問題中👨🎓,沃西先生認為,讓他感觸最深的一個是關於如何轉變經濟模式的問題🥳。他說,“我在中國參加的會議中👩,經常聽到領導人提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這三個詞。”他說𓀑,要將這三個詞落實💽,就意味著世界各國要改變現有的經濟模式和消費模式。他特別強調,要有效應對全球變暖等焦點問題,改變發展模式是當務之急,而這其實也是全球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
當記者問到當代青年該如何在應對全球挑戰的過程中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時👦,沃西先生誠懇地提出了兩點希望。
他首先指出,青年應該要有夢想🧏🏽♀️、要有堅持不懈的意誌🚣🏽♀️。他笑著說☄️, 有一個很簡單但是他很喜歡的詞,那就是“堅持”。他說,“一切事情,只有堅持了✧,才會有成功的可能。一旦把握住了機會,就要認定自己的目標,堅持走下去。”
沃西先生的第二個希望是,青年大學生應當增強實幹意識🧔🏻♀️。先前在互動環節,一位曾於聯合國實習的同學犀利地提出,聯合國系統內目前廣泛存在著職能重疊問題☘️。對此,沃西先生表示,這位同學的確是發現了問題,但在發現之余🪇🔄,更關鍵的是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指出,實幹精神比抱怨和牢騷更有價值🤳🏽。他進而期望🌓,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在今後能向聯合國輸送更多的人才,中國的優秀青年能更多地參與到改善聯合國現狀的工作中🦹♂️,同時也為世界作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最後,沃西先生還親切地將飾有聯合國旗和中國國旗的胸針送給同學們留作紀念,並表示非常歡迎有誌青年將來能到聯合國實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