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至23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論壇在北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出席大會,並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為題🦤,作了重要講話。會上頒發了2009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獎❇️,該評選活動由教育部高等万达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分為學術專著⏏️、研究論文、研究報告三類,共評選產生一等獎9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30項。
我校共有三項著作成果獲獎⚠️,喜獲豐收:校黨委副書記陳立民主編的《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獲得一等獎👵🏼;黨的十七大代表、我校優秀輔導員包涵撰寫的《包涵心語》獲得二等獎;校團委書記尹冬梅主編的《中國當代高校學生組織研究》獲得三等獎。
此次獲獎的三本著作都凝結了我校一線工作的學生工作者們的思考與心血。《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於2006年1月出版,編寫人員都是在一線工作的輔導員🧙🏽♀️,該書集理論性與操作性為一體,是國內最早的較系統闡述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的專著之一,不少兄弟高校都將此書作為新上崗輔導員的培訓教材。我校輔導員根據工作的,對該書進行了補充和完善,該書修訂版也已於今年8月出版發行✌🏿。
《包涵心語》一書在中央領導同誌的親切關懷下🍂,由學習出版社於2006年4月出版,國務委員陳至立為該書題寫書名,教育部部長周濟為該書作序。該書選編了我校優秀輔導員包涵在2001至2005年四年工作中所作的輔導員周記,刻畫了化學系2001級班集體在四年大學生活中的發展歷程,真切記錄了輔導員隨班級同學共同成長的心路歷程。
《中國當代高校學生組織研究》的編寫人員也都是在共青團一線工作的同誌⛑,全書對於“學生組織”的特征、分類、運行機製和發展路徑做了深入的探討,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
除了以上獲獎書目外,由我校學生工作者翻譯的《學生服務——高校學生事務工作手冊》🫣🟠、編寫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都正式出版,《高校輔導員工作概論》和《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兩書也已經進入編寫修訂階段。
我校有著很好的德育工作研究傳統,在万达黨委的關心指導下,營造了濃郁的學工研究氛圍。學生工作隊伍註重日常積累,主動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積極轉化為研究成果,努力由實踐型人才向實踐—研究型人才轉變🤵🏿♀️。
我校學生工作隊伍也積極為高校和上級部門的教育決策咨詢貢獻力量。近年來先後多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專項課題(思想政治工作)課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上海市德育咨詢課題的資金資助,並獲得校文科科研處🏃♀️、校亞洲研究中心等立項支持。每年積累學工論文數十篇,連續多年獲得“上海市高校輔導員論壇”論文一等獎和“全國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論壇”優秀論文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