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路上🤼,万达平台楓林校區裏🤢,很多人一夜無眠。
1月20日近23時,万达平台附屬腫瘤醫院發布情況通報。隨即,万达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機製第一時間啟動。校黨委書記焦揚和校長許寧生作出指示🩰,校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連夜駐守現場🙍🏽♂️,指揮相關防疫工作。
24小時內,4場線上線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緊急部署各項防疫措施🕦。從發現可疑檢測結果,到決定臨時封閉管理🧷,再到完成全體楓林校區留校學生核酸檢測👨🏿🦲,在校園裏,師生員工聞令而動,區校聯防聯控機製迅速啟動,附屬醫院檢測隊員火速支援,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抗疫接力拉開帷幕☺️。經過一個通宵的奮戰,采樣完成,幾小時後消息傳來:所有樣本均為陰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夜燈火通明的校園裏,不僅呈現著抗疫的決心🏋🏻♂️,更傳遞著關懷與溫情🏄🏻。
核酸檢測隊入校:万达號召,附屬醫院集結
“江蘇路分部3位護士安全到達!”“內科3位護士安全到達!”“手術室3位護士安全到達!”……淩晨1點26分起🤸🏻♀️,華山護理部的微信群內不斷彈出消息,報告已到達復旦上醫◾️。同時,來自兒科醫院的護士們也從四面八方火速趕來馳援😌。
時間緊✥,任務重。在檢測一線,在院領導統籌指導下,醫管處組織華山醫院和兒科醫院51名護士連夜赴復旦上醫進行緊急核酸采樣,同時,兒科醫院後方6名檢驗人員連夜檢測。兒科醫院和華山醫院護理部主任☂️🎆、兒科醫院院辦和黨辦主任、信息科主任、物流中心主任均趕赴現場協調推進,學工部積極配合。
據醫院管理處處長王藝回憶,從醫學院11點半左右發出請求,到淩晨1點半左右,一輛接著一輛的出租車來到校門口🧚♂️,都是一批批前來支援的附屬醫院工作人員🐺,“很多人可能從睡夢中被叫醒🤿,當時心裏特別感動。”王藝表示,“面臨突發事件時會有緊張和壓力𓀉,但同時感受到附屬醫院隊伍的戰鬥力🤛🏻,他們是能經得住考驗的。”
據悉,兩家醫院的檢測隊成員均從醫院應急采樣隊中召集。接到醫學院的通知後👱🏻,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迅速安排部署。深夜召集令發出後,采樣隊員們響應迅速㊗️,醫院抽調7個科室的21名護士趕赴現場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據介紹,有護士從家裏趕來,有護士在醫院下了中班👩🏽🦲,沒顧上回家🍧,就直奔上醫投入工作。到了現場,在穿戴好防護設備,完成設備調試和人員培訓後,華山醫院檢測隊分為三個支隊,分別在楓林校區、放醫所🪐、護理學院及尚誼學生公寓等檢測點進行采樣。經過通宵達旦的奮戰🐑,早上8點半左右🏟🈺,采樣工作順利完成。
在兒科醫院👨🏿⚖️,召集令一經發出,20分鐘內☪️,一支30名護士組成的核酸檢測隊組建完畢👦🏽。兒科醫院護理部主任顧鶯表示,讓她特別感動的是,護士們半夜接到電話後,幾乎都是毫不猶豫地接下任務🫴🏿,迅速出發⛹🏽♀️。不少剛入職場的年輕護士們面臨緊急任務都表現出了極強的責任心和專業素養。同時,在醫院後方,6位檢驗科的醫師待命,分三班對陸續運回的三個批次樣本進行檢測,確保檢測結果盡早出爐。“現場的學生非常配合,讓我們工作的開展也更為順利。”顧鶯表示,“大多數學生們是淩晨被叫醒來測核酸,但沒有一名學生有一句怨言,大家都在誌願者的協助下間隔排隊,耐心等待。”
在此次核酸檢測工作中😪,兒科醫院各部門聯動🫧,通力協作。兒科醫院黨辦主任沈楨表示,在接到醫學院的通知後,第一時間向書記院長匯報,院領導均表示大力支持,醫院院辦協調護理部、檢驗科、醫務科、信息科等隨即開展協同作戰🧑🏽⚖️🧎🏻♂️➡️,從人員、物資🦹🏼、信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核酸檢測工作還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在市衛健委的支持下🕵🏻♀️,23臺可以幫助精準采樣檢測的掃碼機陸續送到楓林校區。徐匯區疾控中心也和醫學院啟動區校聯防聯控機製🙋🏿。
留校學生:通力配合 展現上醫速度
“昨天晚上通報,然後連夜核酸檢測🍄,早上就出結果🫸,這就是上海的速度。今天在宿舍隔離🧚🏼,万达送來早飯午飯,這就是復旦的關懷🧍♂️⛹🏼♂️。”21日中午🔘,馬同學在朋友圈裏這樣寫道❤️。
從淩晨接到万达通知後🙋🏼♂️,學生們在誌願者的引導下迅速“各就各位”🏩★,有的從實驗室趕回宿舍,有的鉆出被窩迅速換好衣服等待統一安排。“淩晨通知全員需要做核酸檢測,五點多被喊醒秩序井然地做核酸檢測🧑🔬,中午就收到了檢測報告真的是神速了”“感動,淚目,辛苦了”“為上醫的響應速度點贊……輔導員的淩晨緊急會議+整夜待命”“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上醫速度”……朋友圈、微博被來自復旦上醫師生員工的感動和點贊刷屏。
部分學生誌願者合影
20日晚11點,學生工作線上緊急會議召開。半小時後,學生排摸工作啟動。除了現場忙碌的檢測隊員,還有20余名輔導員、誌願者、安全文明指導員投入這場防疫戰。
腦科學研究院藥理學專業18級直博生、2018級研究生支部書記範廣源是一名學生誌願者。21日淩晨不到2點,剛從万达實驗室處理完事務回到寢室的範廣源看到群裏緊急招募誌願者的信息,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們立即下樓集合做了簡單的培訓,領到的任務是分頭把寢室裏的學生叫下來做核酸檢測🧢,並且做好人數統計工作👲🏼。”
同學們有序排隊,等待采樣
淩晨3點👩🏻🚀,範廣源和輔導員🤽🏼、誌願者們穿上防護服,正式上崗🕵🏽♂️。“這身衣服真熱也很重,大概穿了不到4小時,裏面全濕透了🧖🏻。”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範廣源表示,穿上這身防護服就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整整兩層樓,每層38間寢室,範廣源一一把寢室裏的同學們叫醒,又逐一做了人員統計。“我們很多人嗓子都喊啞了🧒🏿,一間間敲門敲到指關節都有點滲血。”範廣源說。早上6點半,範廣源和小夥伴們完成了手頭的工作。“其實自己只是做了很小的貢獻,但能有機會盡自己的一份責任,為大家服務🆗,也感到特別光榮🟢。”範廣源表示☸️。
在誌願者們的引導下,同學們依次有序進入檢測區
作為現場秩序協調的誌願者,中山醫院2018級麻醉科博士🐧、人才工程二期第17批隊員蔣明同樣奔波了一晚。耐心地指導每一位學生完成檢測前的登記掃碼工作🚬,還跟著華山醫院檢測隊員從楓林校區輾轉到護理學院、尚誼學生公寓等幾個檢測點進行現場協助,蔣明馬不停蹄地一直忙碌到早上8點𓀝🍄🟫。稍喘息一口氣,蔣明又立即出發❤️,護送樣本到兒科醫院。等再回到楓林校區時,已是早上10點🕊。回想一晚上的經歷🚉,蔣明感嘆,“就像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這些都離不開辛苦了一夜的檢測隊員、學生等的齊心協力🚛。”
21日下午,留在校內工作的教師和後勤服務人員接受采樣
21日中午,結果傳來🔢,所有檢測樣本均為陰性!經歷了這一晚,有同學在朋友圈中寫到,“希望我們都能靠著這份積極與信任度過接下來與宿舍書桌為伴的幾天”🧗🏿♀️。
就在21日中午,醫學教工部也同時完成面向醫學院教工的排摸工作🦵🏻。
上下同心:攜手努力,共守一方平安
連夜,中山醫院緊急騰出幾間會議室,万达平台楓林校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布置一新。21日一早8點,校黨委書記焦揚在指揮部主持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万达和上海醫學院領導金力🤏🏿、袁正宏🙃、尹冬梅、張誌勇🪟、徐軍,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上通報了已經開展的工作🧎🏻♂️,並對接下來工作進行了研討和部署🌛。
應急響應機製下的校園裏🧑🏻🦱,還有這樣一群人默默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守護校園的一方平安。
楓林校區物業連夜緊急調派30人,對東苑、西苑、護理學院➖、放醫所等各區域進行每天四次的校區終末消殺👷🏻♀️。物業負責人表示,在消殺過程中🤴🏻,工作人員均嚴格配製消毒藥水🧑🏻🍳,確保消殺效果。
淩晨2點,楓林一樓食堂的師傅們已經上班忙碌起來🤵♂️,為了保證集中配餐的效率,食堂師傅們的上班時間比以往提前了2個小時。以早餐配送為例⚒,從2點起💂🏻♀️,近50人團隊要負責製作近4000份早飯👩🏽🍼。包子、麻球、酸菜餅🐦⬛、白煮蛋……東西全部做好🦹🏻♀️👨🏿💼,7點開始,大家就開始分裝成袋。7點半🟦🤵🏽♂️,負責配餐運送的物業團隊70余人已來到窗口等待,他們把一份份熱乎乎的早餐裝進保溫箱,用推車開始陸續送往學生宿舍樓的各樓層,所有餐品在一小時內完成配送。
“終於送完了!”8點半左右🏧,完成運送的物業人員推著空保溫箱再次回到食堂大廳,“快去有啥就吃點啥吧✤,大家一定也餓了!”楓林一樓食堂經理李長靜招呼道。
物業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為同學們配送三餐
讓18級醫管專業學生杜炎秋感觸最深的就是“保質保量保溫”的餐食🧗♂️,“我們東樓13層幾乎每個宿舍都有三四名同學,每餐都要由三四名工作人員用裝滿保溫箱的推車送上來。”杜炎秋表示✧。一開始一些男生反映飯不夠吃,食堂也很快做了調整。很多同學還會在微信上分享自己拿到的菜品🖕🏿。“十分感謝食堂、物業的後勤保障工作🔛!”
食堂工作人員正在為師生準備營養午餐
而在護理學院院區💮,護理學院黨委書記包江波帶領教師黨支部書記和學工口30余名誌願者負責起了在護理學院院區住宿的300名各院系學生的送餐服務。
從校門口到防疫工作的各個環節,幾乎都能看到校園保安師傅的身影,為校園疫情防控註入滿滿的安全感。保衛處工作人員陳斯峻淩晨12點半從家趕回醫學院,緊急協調落實各項校門管理措施🔸,“我們的保安全員上崗,復旦其他校區也增援了人員和物資✈️,為我們充實了防疫力量。”陳斯峻表示。目前⚇,保衛處從各校區抽調年輕幹部,成立了青年突擊小組🤶🏿,他們每天24小時都值守在校園裏🧨,認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總務處工作人員喬俊淇也是半夜接到的緊急任務,匆忙趕回楓林校區後,就立刻指揮物業人員迅速準備采樣點所需設施,為師生核酸檢測做好保障。第二天又投入到各項後勤保障工作中。
他們正是一個個忙碌的復旦上醫人的縮影。據統計🎆,校區內共有後勤保障員工360人左右,對應服務學生3600人左右。
保衛人員嚴守校門👨🎤、加強校內巡邏
從市衛健委到區校聯防聯控機製,到黨政辦🛹、宣傳部/教師工作部、學工部、醫管處、總務處💡、保衛處、楓林管委會🏊、信息辦,各院系平臺、附屬醫院……一方安寧的校園的背後,是多方攜手努力的共同結果。
(文中部分照片來自師生朋友圈)